第一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徐瑞明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独者》等,都在描述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者因为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对于信仰的忠诚,变得驯化,理想与现实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呐喊。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一生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今天呢?我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第二篇:鲁迅呐喊彷徨读后感
鲁迅呐喊彷徨读后感
鲁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的,他就是揭露世人真面目的鲁迅,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带领一批批莘莘学子走上了真理与正义的道路,是当时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师。
在恶势力面前,他决不妥协;在人民面前,他俯首甘为牛马。这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他用他的笔写下一篇篇引人深思的小说、杂文,我就在假期读完了一本合辑——《呐喊·彷徨》。
一声来自铁屋的呐喊,充满了鲁迅救国救民的希望,《呐喊》来由与此密切相关。
《狂人日记》是《呐喊》中的一篇代表之作。小说里的主人公(狂人)对周围的事物十分敏感,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觉与幻觉,感到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下,于是不断产生疑虑与恐惧,心绪不宁。鲁迅小说里的狂人正是这样的。他看透了这个“人吃人”的世界,惶惶不可终日。这篇小说不算很长,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封建压迫。
《彷徨》是鲁迅的另一篇“黄金之作”。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当时社会的黑暗、残忍,是大家看见世人真面目。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幽默辛辣的讽刺,包含的是他的一颗幽愤深沉的爱国之心。《祝福》也算是《彷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农村的低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鲁迅用包含同情的笔墨写出了她的不幸,抨击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祥林嫂的不幸从她嫁给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开始,她还有一个严厉的婆婆。丈夫死后,她便以逃跑的方式挣脱苦境。她来到鲁四爷家做女佣,这是一种受剥削的奴隶生活,然而她却很满意。祥林嫂的结局故然是很悲惨的。封建传统不仅剥夺了这个善良而又劳苦朴实的劳动妇女生前的一切,而且竟残酷到使她的终身幸福不能自主,悲惨地度过了一生。
鲁迅的小说写得很深刻,很难理解,但你还是能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当你打开鲁迅的小说集,感受那来自内心的警示与批判,留给世人的只有深深的沉思……
第三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但鲁迅先生虽彷徨却不放弃。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尽管遭到失败的打击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呐喊彷徨中的25篇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绘的内容也往往是些俗不惊人的小事,但作家却以深邃的洞察力研究并把握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从小事中选择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生活气息,揭示出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深刻时代主题。比如说《**》描写的是一个乡村禾场上晚餐时的小小纷争,实际上却通过侧面写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别开生面地深刻地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端不彻底性。《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却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哲理。“我”坐在人力车上,看见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妇人,衣服兜上车把,轻轻地跌倒在地。事情发生后,“我”和车夫的思想行为,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一直发展到车夫在“我”的“诧异”之中,主动挽着伊的臂膊向巡警分驻所的大门走去。这时“我”突然感到车夫那“满是灰尘的后影”无比“高大”,“须仰视才见”,对自己“几乎变成一种威压”深感自我的渺小。简略的事件勾画,分外突出的行动描绘,异常细致的心理刻画,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的艺术画面,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除此之外,小说中幽默、夸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的十分巧妙。幽默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带喜剧性的讽刺,有时以夸张的手法予以揭露,突出社会生活中敌对事物的矛盾所在与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总的来说,鲁迅的小说中喜剧性的兴奋,但主要是以沉郁浓重的悲剧气氛为基调的。讽刺和幽默总是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并且同悲剧性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人不得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即使像《祝福》这样的悲剧,在沉郁中也蕴蓄讽刺的激情。祥林嫂的悲剧不但成为令人悲恸的渊薮,更化为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利刃,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鲁迅的讽刺艺术的卓越成就即在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重大 ……此处隐藏9002个字……化而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格局,《呐喊》重在对他者的探索,《彷徨》以反观自我为中心。前者的这种探索更多的是在社会改革意义上的现实考察与社会批判,后者则转变为存在意义上的自我剖析和灵魂拷问,由前者到后者的转变过程是鲁迅试图实现心灵突围目标的表现。
他者与自我是完全对立的一对概念,他者是除了自我之外的其他存在,自我则是指向个人的与他者相对的存在。如果说我们需要通过“他者”来观照自己,那么,他者对于我们理解鲁迅自我也就具有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也许正是基于上述的“他者”对“自我”的意义,鲁迅才将两者并置于他的小说当中,在对他者的关注的过程中反思自我,并在剖析自我的过程中观照他者。他者与自我以其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共同出现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分别获得了特定的角色定位和定性,并得到了关注和凸显。通过对两本小说集中二十多篇作品写作内容的观照,可以发现其中伴随着鲁迅从对他者的热切关注到对自我的无情拷问的回归,其中又以一些自我生活侧面、情感波动和心理矛盾在小说中的投注为这一回归的契机
。在以《狂人日记》步入文坛之前的六、七年当中,精神上的危机使鲁迅长期处于沉默的状态,他用抄古籍、拓古碑来排遣心中的寂寞和悲哀。直到 1918 年前后他接受了《新青年》的邀请,参加了杂志的编辑工作,才在《新青年》同仁的力促下写稿,参与当时的启蒙运动和文学革命。为了不再陷入“五四”之前近十年的心狱,摆脱内心那些“悲观”的确信,鲁迅以生命本能的潜在欲望对这场新文化运动做出了热烈的回应,尽管内心不乏理智的消极认识, 他仍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社会,试图以他的小说创作唤醒在“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他者”成为这一时期鲁迅小说创作的关键词,旧式文人、愚昧国民、沉滞的农民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孔乙己》《药》《**》《白光》等都以社会上的“他者”为表现和描写的重点,而较少涉及自我的生活和思想,无论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形象,还是愚昧无知的国民形象,鲁迅都以较为超然的心态呈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况。他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 害,揭示传统文化造就的国民劣根性,展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无知愚昧,孔乙己、华老栓、七斤、陈士成都是他现实观照的具体人物,在这些作品中,鲁迅试图通过对他者的塑造来驱除内心的“鬼气”。这些小说的创作显示了鲁迅已经摆脱了“五四”前夕心灵的困扰和纠缠,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自我之外的他者。《端午节》应该是鲁迅小说由他者到自我回归的一个前奏,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已经忍不住要描绘自己,小说主人公方玄卓身上有鲁迅自己的影子。在很大程度上,方玄卓是鲁迅给自己的一幅生活画像,他在某部做官,又在
学校兼课,还给杂志写些文章,还有沉闷的夫妻生活,这些无不与鲁迅有着惊人的相似。正是因为主人公的身上或多或少有些自己的影子,鲁迅在描绘这个人物的时候难免会陷入对小说之外的自己在现实中生活境况的沉思当中,所以他已无法像表现他者的小说那样从容自如,进退有据,方玄卓在艰难中苦苦支撑,而又日渐沮丧的那份心境,悄悄地缠绕住了鲁迅的笔端,讽刺中又有同情,揶揄中又有袒护,让你觉得这小说似乎是在描写他者,又好像是在暴露自己
。
显然,在从他者向自我的回归这个意义上,《端午节》展现出内部分裂变化,充满矛盾色彩,预示着这一转变在小说中萌生的重要前奏。此后,鲁迅在《彷徨》中已经决意敞开自己的心门,赤诚地将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彷徨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心理感受在《彷徨》中浮上了叙述的表层。
二
由他者到自我的回归在写于 1924 年的《祝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可以被视为这一变化的契机和关键,在这一层面上,鲁迅将《祝福》排为《彷徨》的首篇,应该是具有特别的涵义的。从这一篇开始,鲁迅正式将自我作为小说观照的中心和重点。《端午节》中一边从作者自己身上取材,描绘自我生活的某些侧面和内心的某些矛盾,一边又用一种颇为暧昧的笔
调加入一些夸张和演绎的成分来掩饰的犹豫在《祝福》中显然已经消除。《祝福》中鲁迅在用平实的手法描写祥林嫂大半生生活的同时,又特意加入了“我”这个归来的知识分子形象,并让两人在相遇之后有了一次特别的对话。《祝福》中知识分子“我”的出现,标志着“自我”在鲁迅小说中已经正式登场了,并且预示着在以后的小说当中,鲁迅将从对他者的关注转向对自我的拷问。果然,在接下来的几篇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弟兄》中,鲁迅敞开了心灵的大门,彻底将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彷徨和苦闷暴露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 积极地为启蒙事业呐喊的先觉者的表层之下,进入了鲁迅真实的心灵世界和情感天地。 接下来写出的《在酒楼上》,主人公吕纬甫简直就是鲁迅“自我”的外化物之一,加上“我”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即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和评判者,两者简直就是鲁迅内心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代表,小说完全可以理解为是鲁迅安排的一次独特的内心独白,也是他清理自己感情的一种独特方式。仅仅是吕纬甫的外貌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又浓又黑的眉毛”,这简直就是鲁迅!再看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吕纬甫奉母亲之命回家乡为小兄弟迁坟,邻居家的女孩顺姑的病死,明明都是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他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小说创作之中,自我分析的意味不言而喻。即使是作为吕纬甫故事的倾 听者和评判者的“我”,也是鲁迅自我心灵的折射,他用启蒙者的姿态对主人公的敷衍和颓唐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但是小说在展现了二人的异质性的同时,也在对话中通过他与吕纬甫情感上的共鸣显示了二人的同质性,暗示了“我”与吕纬甫可能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吕纬甫和“我”两人相结合,恰恰反映了鲁迅内心的完整世界,也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一是像吕纬甫那样消沉,二是像“我”那般坚持到了《孤独者》一文,鲁迅对自我的描绘已经达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无论是主人公的外貌肖像,还是行状思想,简直就是根据自己而写的。短小瘦肖、蓬松的头发、浓黑的须眉,完全是鲁迅独有的外貌特征;喜欢发表文章,爱发些议论,相信孩子是好的,也是作者本人思想行为的实录。在鲁迅的全部小说当中,还没有哪一个人物像魏连殳这般酷似鲁迅本人,我们可以想象,鲁迅渴望剖析自我的冲动在他的小说中已经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说第三节“我”与魏连殳的一次争论,其实是鲁迅内心虚无感的放大,一个十年前就已经饱尝这一感受的人现在又一次深陷其中,摆脱自我的内心纠结,这样的努力不仅在现实中存在,同时在小说中也被呈现。由此可见,从《端午节》开始,经过《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鲁迅一步步地将自己的内心大门敞开,对自我灵魂深处的 “鬼气”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解剖。至此,鲁迅对自我灵魂的拷问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 地步。但是鲁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毫无遮掩地情况下暴露在读者面前。无论是谁,一旦他的内心被别人一览无余,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很令人恐惧,鲁迅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心门敞开之后,鲁迅应该自觉地将之渐渐收束,《伤逝》《弟兄》到《离婚》就显示了他主动关闭心灵之门的意图,在最后一篇小说《离婚》中,贯穿《彷徨》始终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剖终于在叙述表层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