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和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府有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xx时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持续向好。
一、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大局水平明显提升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主责主业,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主阵地。截止10月底,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898件,审(执)结3958件,结案率80.08%。一是决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深挖根治”阶段目标,将“六清”行动进行到底,夺取专项斗争全面胜利。严格依法办案,防止“拔高”或“降格”处理,审结涉恶犯罪案件10件,判处罪犯73人,依法审结彭某等7人、江某等8人、姚某等21人“套路贷”型诈骗案。聚焦“黑财清底”工作重点,涉黑恶财产刑执行案件立案4件,执结4件,已执行到位61万元,彻底摧垮黑恶势力经济基础。着眼于常治长效,推进综合治理,做到司法建议“一案一发”,从源头上防范黑恶势力滋生蔓延。二是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截止10月底,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35件,判处罪犯268人。审结妨害疫情防控犯罪1案1人,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始终保持对暴力型犯罪的高压态势,审结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重大刑事犯罪40案49人。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犯罪54案,判处罪犯54人,保障广大群众出行安全。坚持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与追赃挽损并重,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5案11人。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审结黄赌毒类犯罪8案11人。加强司法审判与国家监察的有机衔接,审结张某、李某贪污案和王某挪用公款案。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开展禁毒、防邪,防范非法集资、校园欺凌等工作,推进平安敦煌建设。三是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理念,截止10月底受理民商事案件2430件,审结1982件,结案率81.56%。坚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保护,审结合同类纠纷案件780件,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找准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审结劳动争议、追索劳动报酬、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征地拆迁、医疗纠纷等案件203件,为“六稳”“六保”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司法保障。落实落细服务乡村振兴司法政策,审结涉邻里纠纷、宅基地、土地承包等案件2件,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通、高效整合。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审结赡养抚养、彩礼纠纷、婚姻家庭等家事纠纷类案件202件,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四是助力支持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履行司法审查职责,审结行政案件15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7件,涉及治安、土地、规划、房屋登记、拆迁等5种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裁定准予执行4件,促进“放管服”改革向深处发展。注重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加强行政案件协调工作,2件案件经协调后撤诉。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提供法律咨询,组织庭审观摩,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五是持续巩固执行攻坚工作成果。1至10月共受理执行案件2171件,执结1723件,执行到位标的1.13亿元。落实执行工作“一性两化”要求,严格执行案款管理,推行“执行+保险”机制,解决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难题。推行网络司法拍卖,通过淘宝等网络平台拍卖标的物15件,成交额696.1万元,溢价率达472.79%。持续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48人(次),发布限制高消费令1095人次,让信用惩戒机制的成效更加显著。强化执行行为规范化建设,落实善意执行、文明执行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标的超2亿多元、被执行人为某酒店的执行系列案,历时三载得以解决。适时开展“假日执行”、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等行动,并运用电视、报刊、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理解执行、配合执行、尊重执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紧扣民生关切,司法为民举措有效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多元解纷嵌入诉讼服务全程,加强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和繁简分流有效衔接,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工作初见成效。一是着力优化诉讼服务平台。围绕一站式建设,配套完善了诉讼服务大厅基础设施,优化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涉诉信访等功能和调解、速裁、快审一站式解纷机制,新建在线音视频调解室,购置排队叫号机、电子档案自助查询打印一体机等诉服设备。改建安检室,购置身份证访客系统,极大提升了安检效率。推进“移动微法院”应用系统,完善网上立案、律师服务、诉讼保全、统一送达应用平台,提升“当场立案、自助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四位一体的立案诉讼服务质效,充实12368诉服热线值班力量,及时回应当事人司法需求,小额速裁、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相互配套的多层次诉讼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立体化、全方位诉讼服务格局基本形成。二是着力构建多元解纷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传承“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诉源治理格局,在社会治理中心建成速裁法庭及智能审判系统,安排2名资深信访调解人员入驻社会治理中心,常年开展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速裁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将“最多跑一次”理念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构建起“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格局。截止10月底,接待法律咨询、涉诉信访等246件次,参与化解信访矛盾21件次,司法确认审查转交19件。与5家人民调解组织签订诉前调解合作协议,建立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当日处理模式为基础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聘用15名特邀人民调解员座班诉服大厅常年开展诉调工作。截止11月20日,特邀人民调解员受理诉前调解案件652件,调解成功505件,其中申请司法确认379件,调解成功率达77.4%。如特邀调解员沈新军累计调解案件165件,调解成功140件,成功率85%。三是着力完善司法救助和涉诉信访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司法救助,调整充实司法救助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开联审会议集体研究甄别救助对象,1至10月共办结司法救助案件10件14人,向确有困难的刑事案件被害人、申请执行人支付司法救助款34万元,切实彰显了司法关怀和司法温情。强化诉前、诉中、诉后司法保护,依法为生活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1.69万元。认真贯彻信访维稳工作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涉法涉诉信访化解力度,院领导亲自上手化解具体信访问题,1至10月共办结涉法涉诉信访案件5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四是统筹做好司法办案与疫情防控。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委及上级法院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强化人员管控、体温检测、防疫消杀、物资配备等防控措施,全力抓好机关防疫工作,确保来院诉讼群众安全万无一失。认真落实上级法院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的相关要求,推行线上诉讼服务,建设云间互联网庭审系统,引导当事人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庭审等线上诉讼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共审查网上立案146件,线上调解案件8件,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对司法活动的影响。精准服务复工复产。按照省高院关于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相关要求,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党员先锋队,下沉桥北社区开展涉疫普法宣传、矛盾纠纷摸底排查、楼院卡口值守等工作,助力织密织牢基层疫情防控网。
三、坚持双轮驱动,内生发展动力持续释放
将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推动工作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断推动实现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一是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完善落实员额法官管理、主审法官会议、院庭长办案、司法责任制等关键制度,截止10月底,员额法官人均结案152件,院庭长办结案件1493件,占全部已结案件的38%。强化内控监督管理,探索创新审判管理方式,细化各类人员职责清单,从盯人盯案、层层审批向全员、全面、全程、实时监督转变,充分发挥院庭长对审判工作的宏观管理,切实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二是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实施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彻落实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三项规程”,为未委托辩护人的刑事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强化人权司法保护。年内对6件疑难复杂案件召开了庭前会议,对56名符合指定辩护人要求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律师。推广类型化案件的要素式审判,在对案件基本事实要素进行提炼的基础上,围绕争议要素进行庭审及制作裁判文书,简化审理流程,提高审判效率,满足当事人高效、便捷解决纠纷的需求。三是持续推进司法公开。坚持群众需求、公开效果、问题攻坚三大导向,继续加大裁判文书、庭审活动、执行信息、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力度,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上网公布裁判文书500篇,互联网庭审直播案件792场次。落实人民陪审员法,依法保障和规范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390件。四是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推动“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建设。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运用,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率达100%。推进电子诉讼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所有诉讼业务网上办理。推进全方位办案智能服务,借助人工智能辅助裁判,为法官提供类案参照、文书纠错等审判支持。今年续建3个科技法庭、1个互联网“云上法庭”。
四、聚力五个过硬,法院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支信念、政治、责任、能力、作风五个过硬的法官队伍,为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一是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结合全省法院开展“五项教育”活动,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贯穿“五项教育”活动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思想政治教育最突出的位置,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固化与“五项教育”活动修编立制相互统一,利用周一干警例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自学、领学、交流、调研等形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学习研讨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结合不同岗位实际,积极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宣讲、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形式,持续抓好党员干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常态化学习,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法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做到融入日常、坚持经常,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二是筑牢防线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会议定期研究、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述职及年度庭室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建立健全定期学习、重大事项报告、预警预案、常态化宣传等制度,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引导全院干警自觉抵制西方各种错误思潮影响,全面彻底肃清王三运、马光明、詹顺舟思想流毒与影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意识形态宣传,运用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三是立足实践提升司法能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组织全院干警通过参加“甘肃法官学院”、“中国法官培训网”、“中国党校网络直播课”、“富民兴陇”讲座等线上线下各类培训42人(次),赴深圳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参加综合素质业务培训班干警32人。征订阅读书目200余册。先后邀请市委党校讲师、特邀《法制日报》社驻甘肃记者站新闻部副主任开展专题辅导讲座2场次。注重审判实务与理论调研相结合,组织开展案件专项评查、庭审考核观摩、裁判文书评比、司法警察技能大训练等活动6场次,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把丰富生动的审判实践转化为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干警履职能力。以学促用,学用相长。重视对青年干警的培养,完善轮岗交流、“传帮带”等机制,调整干警岗位12人次,补充司法辅助人员16人,推进邹碧华、李庆军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做好先进典型推荐工作,向省院推荐“全省先进个人”1名,向中院推荐先进3名,先进集体4个。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4场次,开展“法官案例讲堂”“道德讲堂”等交流活动3场次。四是坚定不移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深入开展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干警参观廉政教育警示基地,定期召开全院科级干部廉政约谈会,干警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查摆和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三项规定”集中整治活动,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司法生态,确保防止内外部人员干预司法的“三个规定”在人民法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虚报冒领补助和司法作风专项督查,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作风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抓早抓小,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惩治干警违纪违法行为,年内通报批评违纪干警18人,诫勉谈话15人。
在总结工作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市法院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审判监督管理还任重道远,意识形态工作教育管理方法简单,个别干警司法能力、业务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广大群众的司法需求。下一步,我们将正视问题与挑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聚焦审判执行工作,完善审判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审判管理流程,强化案件质量评查,凝聚力量,实干担当,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