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材料是考察人员对考察对象德才素质综合评价的文字表现形式,是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内容和具体写法是:一是考察对象的自然情况,即姓名。性别、籍贯、民族、出生时间、工作简历。如果考察材料附干部简历表或任免呈报表,这一部分内容可以省略。二是考察对象在历次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中的表现。一般可采取写实的办法,分段写清楚。三是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这一部分内容篇幅较大。一般的写法是,抓住考察对象的特点,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也可按时间顺序描述考察对象的表现和工作实绩。四是考察对象的主要缺点。写法要具体,也可用事例来说明。写缺点时不要与优点相矛盾。五是落款和说明。考察材料的最后,要署上考察组的名称和考察人员的姓名及考察材料形成的时间。报上级党委审批的,一般以党委名义署名。有时还应注明考察材料是在找了多少人进行谈话和民意测验,参考了哪些材料后形成的。
撰写考察材料要努力做到四点:一是要“像”。考察材料所描述的干部,要像考察对象。要抓住考察对象的本质特征,写出特点来,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二是要“实”。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要用事实说话,不要概念化的描述。三是要“准”。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恰如其分,褒贬得当,不要把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简单地说成是某个考察对象的政绩,而应重点反映考察对象在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四是要“精”。要精心提炼观点,挖掘典型事例,避免罗列数字和事例;要讲究语法修辞,精心炼字炼句,删去可有可无的话,避免文字过长。
第二篇:教你如何写考察报告教你如何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的有关人员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实际考察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对人的考察报告主要有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报告,干部人事考察报告,模范人物考察报告等。对事的考察报告主要有外出参观考察报告,重点项目考察报告,市场状况考察报告等。关于干部人事类考察报告的写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本文不再赘述。这里仅就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谈几点意见。
一、考察报告的文体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在外观结构上,考察报告有标题、正文和落款。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赴海南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的情况报告》。也有的标题略去事由,直书《参观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等。落款一般写“××考察团(队、组)”,也有的在落款中标明考察人员的姓名。落款之下写年、月、日,一般不加盖公章、私章。
在正文内容的结构布局上通常分为三部分:
(一)考察概况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前言或序言。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内容:有的重在介绍起因,简述本次考察的动因及背景,指明为什么要对某地区某项目进行考察等;有的主要简述过程,叙写本次考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及考察方法等;还有的侧重说明情况,介绍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突出成绩、显著特点、典型经验及对其考察的意义作用等。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长。
(二)考察内容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主体。要写出考察对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做法、基本经验、突出成果等。内容布局上可视情况采用纵式、横式、合式的结构安排方式。
采用纵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照考察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逐“点”叙写。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动为线索,把参观的若干个单位、走访的若干个人、考查的若干个“点”串在一起去写。既要交代各“点”情况,又应突出考察重点。有时还可以对每个点侧重讲一个特色或一条经验,防止报告内容重复。另一种是按照考察对象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顺序来写。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可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写,然后归纳综合其做法和经验。
采用横式结构的考察报告,主要是按照考察对象的几种做法、几条经验、几点体会或认识来分别组织材料,逐项加以叙述或论述。采用这种写法要在材料的筛选分类和各个小观点的提炼上下功夫。为使叙述眉目清楚,对于各个相互并列的内容往往要分段叙写或者用小标题分隔。各段的小标题或头一句话就是小观点,它们与考察报告的主题或总观点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采用合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按总分式或对比式安排材料。总分式安排,就是对考察对象的情况先从总体上展现概貌,然后分述各部分内容;或者先分述各部分内容,然后从总体上加以概括和深化。对比式安排,就是将两个不同的考察对象或者将某一考察对象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将考察对象的情况与本单位的情况加以对比。通过对比区分优劣,突出考察成果,获得某种启示或借鉴。
(三)收获与启示部分
这是考察人员谈收获、讲认识的部分,以议论为主。在这部分内容中,有的是对考察对象提出总的印象和看法,总结本次考察所受到的教育和启发; ……此处隐藏8822个字……要勤动脑,勤动笔,注意收集资料,尤其是领导的讲话和谈话的内容,哪怕是片言只语,哪怕是一个玩笑、一个手势,只要是对工作有积极作用的,都要留心积累下来。这样,在写材料时可以信手拈来,做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首先,要记住领导言谈的闪光点。一般地说,绝大多数领导者的接触面较广,阅历较深,领会上级精神较透,对问题的看法往往高出一筹,常常流露出一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象写作时灵感一样,领导者的讲话很多,有书面讲话和口头讲话;有照本宣科的,也有即席的;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如果象录音机一样从头至尾地记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工作人员要在尽量全面记录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目的地记,记住主要的东西。因此,要注意留心用笔记录,有时在车上和路上不便记录,就记在心里,然后再追记、补记。
1.记住插话的内容。下属单位或副职汇报工作时,主持会议的领导和主要领导有时插话。有补充性插话、强调性插话、概括性插话和建议性括话。插话的目的是为了详细了解某个问题,或解释、说明某个问题,或强调“这样好”、“这样不好”,“要这样做”、“不能这样做”。这些插话,记下来后最好打上着重号。在整理会议纪要或写会议信息及其他材料时,作为参考资料。这样的文章就会符合领导的意图。
2.记住放开讲的内容。领导人在大会上或时间性很强的场合讲话,有时按照已备好的稿子念,这样的讲话速度快,不可能全部记下来。由于有现成稿子,全部记下来也没有必要。但是,其放开讲的地方,多数是讲稿上没有的,往往也是很重要的、感兴趣的,只是因为篇幅问题或不能局书面表达而没能写进去。工作人员将它记下来后,在写材料时进行参考,那是不无益处的。
3.记住语气重的内容。播音员对于所处理的稿件,认为是重要的部分,就加重语气,放慢速度,使其与一般词句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同样,领导人在口头发言时,语气重的,就是提请到会者注意的,就好比书面发言的着重号一样。因此,我们在记录时,要注意记住语气重的内容。
4.记住反复讲的内容。重复、反复是音乐学中一种表现手段。有时为了达到高潮,为了强调这段词曲,就把相同的歌词重复唱一遍。反复是修辞学的一种辞格,用同一的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的情思。领导讲话有时也有重复的地方,这是重点中的重点,我们应该领会重复的用意,利用重复讲述的时间抓紧记录下来。
5.记住拍板的内容。领导集体在研究讨论工作时,往往有一个主要领导在最后作综合性、定案性的发言。这个发言是对各种不同的意见进行科学、简炼、集中、系统的小结归纳,做出指导性、肯定性的结论。这是会议的结论或决定,是会议的精髓和结晶。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记下来。这对写会议纪要、简报、信息等都有很大作用。只要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字材料。
其次,要灵活运用有关词句。一是要照顾领导的语言特征。领导的语言特征、性格特征、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各有差异、各有特点。对待文化水平偏低的,写的材料则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之好认、好读;对快人快语的,则少用较长的复句,多用短句;对阅读能力差的,则尽量写短材料;对声音不洪亮的,则要多用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词句;对新来乍到的外籍领导,则少用生僻的方言土语;对某项业务不很熟的领导,则不能过多、过细地写业务用语。
二是详写领导说不上来的话题。有的领导即席讲话,可能是回忆不起来,也可能是了解得不详细、不准确,还可能是对这个观点或词句似懂非懂,或完全不懂。在为领导写材料时,如果能够全面地把领导者说不上来的详细地写出来,就能起到注释、解答作用,使领导在今后的讲话中能够准确地运用。这种作法,领导者当然是很欢迎的。
三是活用领导的口头禅。每个人讲话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语言圈子,常常出现口头禅。领导者常说的口头禅,如名人的警句、歇后语、方言土语、成语典故,都能生动形象的表达某个意思。我们为领导写材料时,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描述时,就恰到好处地把领导的口头禅写进去。领导者看后,自然会产生亲切感。
四是展开领导讲的新观点。领导讲的新观点,有的是来自内部文件;有的来自报刊、电视、广播;有的来自基层干部群众;有的是他自己实践的总结。我们要善于积累,把他们现在讲的与过去讲的进行比较,对于一些新的提法、新的概括、新的思路进行思考,然后在文字材料中进行分解、深化和细化,并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论证。这样,不仅宣传了领导的主张,而且使文章富有新意。
五是收录领导言谈的重要内容。领导的一段讲话和平时零碎的谈话,不一定都是按文字材料的篇章结构顺序来讲的。为领导写材料也不一定是原始记录,不可能是“流水帐”。要做好材料的取舍、剪裁等处理工作。在初稿完成后,再仔细把记录本从头至尾翻一遍,把还没有写到文章中来的重要内容,按照各个标题各个层次的需要,对号入座地加进去,以充实初稿。领导看到这个材料后,认为自己的原话要点都分别在材料里面,就会满意。
六是要选择角度和重点。如果一个会议或期简报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导讲话或材料,那就要各有侧重。一般地说,党委主要领导侧重讲路线、方针、政策和重要性,行政主要领导则侧重讲具体要求、作法和措施;主要领导要侧重综合性地、原则地讲宏观的大问题,
分管的副职则侧重讲微观的东西。总之,要各不相同,不能重复。
再次,要写领导准备安排和希望看到的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素材不断出现。办公室工作人员除了写好领导交办的文字材料之外,还要主动地、有重点地自选一些课题做文章。在众多的素材和题目前,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其一,优先写领导交办的材料。包括口头交办和书面交办的,直接交办和间接交办的,定期交办和临时交办的。
其二,优先写交办后又过问的材料。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这样两种情况;有些领导在同一段时间内布置写几个文字 材料,工作人员有时在同一时期内接受几个领导交办的文字材料。应该说,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究竟先写哪一个?除了遵循先急后缓,先布置先写、后布置后写,先主要领导、再其他领导的原则外,还应该抓紧写领导布置后又过问了的材料。因为领导过问的,就有可能是要得急的,是更重要的。
其三,要优先写上级机关布置的材料。完成上级来文、来电或来人布置的文字材料。这是代表本级向上汇报工作、反映下情的一种形式。我们不能马马虎虎,要不折不扣地按质、按时完成。否则,就会损害本单位的声誉和形象,于领导、于自己都不好。
其四,按照领导在送审稿上签署的意见修改。领导肯定的要全部保留,有时还应加以充实完善,并再送领导审阅。领导否定的,要忍痛割爱地删除、修改或重写。
其五,要写领导正要看的材料。要有超前意识和预测性。(本站向您推荐WWW.)比如开展一项活动,或要作出某个决定,我们应该在事前主动地、自觉地写出调查报告或决定的讨论稿,为领导决策打下基础。
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上如何写考察意见
如何写汇报材料
毕业生自荐材料如何写?
如何写典型材料
毕业生自荐材料如何写